AirTag藏枕事件啟示:反追蹤功能的重要性與藍牙防丟器的誤用風險
近期一則新聞引發社會熱議:台中一名男子將 Apple AirTag 藏入乳膠枕內,送給遠在新竹的女友,藉此監視她是否「回家」。直到女方換洗枕頭套時才發現追蹤器,最終男子被依《妨害秘密罪》起訴。這起事件凸顯了兩個重要議題——AirTag的反追蹤功能 與 藍牙防丟器被誤用的風險。
鏡新聞報導:恐怖情人?AirTag藏「枕頭」送女友 暗盯手機追行蹤
一、AirTag的設計初衷:找物,不是找人
Apple AirTag 是藍牙定位防丟器的一種,設計目的是協助使用者找回遺失的物品,如鑰匙、皮夾或行李。它的運作方式如下:
1.藍牙訊號傳輸:AirTag會持續發送低功耗藍牙訊號。
2.利用「尋找」網絡:當附近有任何iPhone、iPad或Mac裝置經過時,會偵測到該訊號並匿名回報AirTag的位置給雲端。
二、AirTag的「反追蹤機制」如何保護隱私?
Apple 為避免產品被濫用,內建多層「反追蹤」保護功能:
1.自動偵測陌生AirTag
若使用者的iPhone偵測到「有非自己綁定的藍牙防丟器(AirTag)」長時間與自己同行,系統會跳出提示:「發現不屬於你的藍牙裝置正在隨行。」
使用者可點選提示,查看該藍牙裝置的序號與距離,甚至可讓它發出聲音找出位置。
2.安卓用戶也可防護
即使非iPhone用戶,也能透過安卓官方App《搜尋功能》主動掃描周遭是否存在可疑藍牙裝置。
3.AirTag主動發聲
若AirTag與原綁定裝置分離超過一定時間,它會自動發出聲音提醒,避免長期被藏放或惡意監控。
4.精準警示時間
若有人嘗試用AirTag追蹤他人,只要對方持有Apple裝置,幾乎在數小時內就會收到通知,降低被隱形監控的風險。
恐怖情人!追蹤器藏進枕頭當生日禮 男監控女友行蹤遭起訴-民視新聞
影片來源:民視新聞網
三、為何藍牙防丟器不適合追蹤人或車?
雖然AirTag屬於藍牙防丟器,但市面上許多類似產品(如Tile、Chipolo、小米防丟器)往往被誤用於追蹤人、車或寵物。然而這些產品並非為「移動中的目標」設計,主要有以下技術與限制:

四、法律與倫理風險:濫用定位恐觸法
根據台灣《刑法》第315條之1,未經他人同意,以機械設備監聽、攝影或追蹤他人行蹤,可能構成 妨害秘密罪。
本案男子利用AirTag監控女友,正是因侵犯他人隱私而被起訴。即使AirTag體積小、操作簡單,但只要用途涉及「未經授權的人員追蹤」,即屬違法行為。
此外,Apple官方明確聲明:
「AirTag僅限用於尋找個人物品,不得用於追蹤人或動物。」
這說明產品的定位功能屬於「被動找物」,而非「主動監控」。
只要有「監控意圖」,就已構成違法。需要法院認定有因果關係才可能免責,未經同意的監控屬於妨害秘密罪。建議民眾透過合法管道處理,合法蒐證。
五、藍牙防丟器為何追蹤人或車效果差?
1.訊號依賴周邊裝置
藍牙防丟器並非獨立通訊設備,它必須仰賴他人手機回傳位置。如果你要追蹤的對象行經偏遠地區,或附近沒有其他使用者裝置,定位資料就會中斷。
2.定位延遲明顯
與GPS即時更新不同,藍牙裝置需等待「路人經過」才上傳位置,因此可能延遲數小時甚至數天。
3.藏匿風險高、易被發現
如同新聞案例,AirTag有反追蹤機制,若被藏在人身或車內,很容易被手機提示發現,無法長期監控。
4.不能長距離連線
藍牙有效範圍僅數十公尺,超出後即失聯,除非對方手機經常靠近其他iPhone,否則無法穩定追蹤。
六、正確用途與替代方案
如果你的目的是真正的防竊與安全管理,例如車輛防偷、物流追蹤、長照照護,應該選擇 GPS即時追蹤器。
GPS設備具備以下優勢:
• 具備即時位置回報功能,可隨時在手機或電腦查看行蹤。
• 可設定地理圍欄警示,若離開範圍立即通知。
• 追蹤王支援歷史軌跡查詢,以及遠程收音功能。
• 適合應用於公務車、物流管理、租賃車輛、私家車等場景。
七、結語:科技應回歸初衷,守護安全而非侵犯隱私
AirTag 的出現,讓尋找失物變得更方便,但任何科技若被誤用,都可能成為侵犯隱私的工具。
這起「枕頭藏AirTag」事件提醒我們:
科技的價值不在監控他人,而在提升生活便利與安全。
若懷疑自己被追蹤,應立即:
• 使用iPhone的「尋找」功能檢查陌生AirTag
• 或下載安卓版《掃描功能APP》進行測試
• 發現可疑裝置可報警處理,保障自身安全。
常見FAQ
Q1:AirTag可以追蹤我的汽車嗎?
A:不建議。AirTag依靠藍牙網絡,當車輛移動到無人區域時訊號會中斷,無法即時顯示位置。若需追蹤車輛應使用GPS定位器。
Q2:AirTag能被他人偵測到嗎?
A:可以。若AirTag長時間隨著他人移動,對方的iPhone會自動提示並能讓裝置發聲。
Q3:我懷疑被AirTag追蹤怎麼辦?
A:可透過iPhone的「尋找」App或Android的掃描APP。若確定為陌生AirTag,建議報警並交給警方處理。
Q4:藍牙防丟器與GPS追蹤器最大的不同是什麼?
A:藍牙防丟器依賴其他手機回報位置,屬於「短距離、間接定位」;GPS追蹤器則直接連線衛星,可「即時、全球定位」。
結論:
AirTag雖具備反追蹤功能,可有效防止濫用,但其定位技術與用途皆不適合用於追蹤人或交通工具。若需合法、安全地掌握移動目標,選擇專業GPS追蹤設備才是正確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