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一代追蹤神器?藍芽追蹤器的功能解析

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能裝置的普及,近年藍芽市場也受到注視,許多藍芽追蹤器商品推陳出新。其中,蘋果公司於2021年4月推出的Apple AirTag,作為藍芽追蹤器的先驅,不僅引發了廣泛的討論,也帶來了新的使用方式和技術挑戰。

功能與特性

Apple AirTag的設計簡潔而精巧,直徑約22公釐、厚度僅八公釐,重量輕巧,內置一顆長效鈕扣電池。它利用藍牙信號與內建的Apple U1超寬頻晶片,配合iPhone進行簡單的物品定位。當使用者無法找到物品時,只需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可顯示其大約位置,並指導使用者前往取回。但當超過有效距離(約10公尺)則改為接收附近手機藍芽訊號回傳定位資訊。

定位回傳時間依附近手機藍芽訊號多寡而定,30分鐘~數小時都是正常範圍。並且藍芽追蹤器沒有歷史軌跡等功能,無法知道追蹤目標的行經路線和軌跡紀錄。

應用場景與使用方法

AirTag推出後,網絡上有許多人討論用AirTag來追蹤自己的孩子或是寵物,不過,蘋果官方表示,AirTag主要是用來追蹤物品,不建議拿來追蹤人或寵物以及會動的交通工具;因為藍芽追蹤器沒辦法即起定位,就算到了最後的定位點尋找,也有可能是數分鐘~數小時前的定位資訊,追蹤目標早已不見蹤影。

另一方面,為了避免被人濫用AirTag不當追蹤,蘋果公司表示iPhone會自動偵測身邊不屬於自己的AirTag,並發出警告。現在蘋果也與GOOGLE合作,如果藍牙追蹤裝置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用來追蹤他們,無論是 iOS 還是安卓的手機用戶都會收到警報通知,從而減少被不明裝置跟蹤的風險。

結論

藍芽追蹤器在設計和功能上都以物品追蹤和方便使用為主,在設計成本上也相對便宜。在尋找靜態物品上(鑰匙、錢包)等遺失物,藍芽追蹤器確實是便利又好用,如果是想要追蹤交通工具等會移動的器具使用,專家推薦還是必須購買有即時定位,和歷史軌跡功能的GPS追蹤器比較適合,也提醒消費者必須要先了解自己的使用需求,才能購買到適合自己的商品。

Back To Top